廖小平,男,1957年出生,海南海口人,医学学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医师奖”获得者,2003年被评为全国省级综合医院优秀医生。
现任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海南省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康复医学会会长,海南省药学会会长,海南省卫生法学会会长,海南省医学会副会长,海南省医师协会副会长,海南省医院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中风与卒中杂志》编委,《海南医学》杂志副主编。
主持和参与国家、省自然基金和卫生厅基金资助课题10余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2部,所开展的“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个人简介】
1978.01-1982.12 中山医学院医疗系
1982.12-2000.12 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2000.12- 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
1997.05-1999.06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
1999.06-2004.09 海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2004.09-2008.03 海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2008.03-2010.03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0.03- 海南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78.01-1982.12 中山医学院医疗系
1982.12-2000.12 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2000.12- 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
1997.05-1999.06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
1999.06-2004.09 海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2004.09-2008.03 海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2008.03-2010.03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0.03- 海南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获得奖项】
[1] α-突触核蛋白及其相关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2年 (排名第二).
[2] 纤维蛋白原和FXIIIA基因变异及其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XIII因子缺乏的相关性,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 (排名第二)。
[3]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2001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4] 急性脑梗塞患者弥散张量成像及其与认知...[1] α-突触核蛋白及其相关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2年 (排名第二).
[2] 纤维蛋白原和FXIIIA基因变异及其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和XIII因子缺乏的相关性,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0年 (排名第二)。
[3]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2001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4] 急性脑梗塞患者弥散张量成像及其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2009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5] 海口市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及干预,2006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二)
[6] 糖皮质激素对神经免疫疾病Fas、TGF-β1及CK的影响,2003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
【承担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HDAC9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2015.01-2018.12
2. 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海南地区颈动脉支架术预防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2013.01-2014.12
3. 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废弃咖啡渣再利用对老年痴呆作用研究 海南省科技厅 2012.01-2013.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HDAC9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2015.01-2018.12
2. 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海南地区颈动脉支架术预防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2013.01-2014.12
3. 海南省社会发展科技专项废弃咖啡渣再利用对老年痴呆作用研究 海南省科技厅 2012.01-2013.12